繁梧

摘抄,读书笔记,观影笔记。

地域丧葬民俗(待补充4.13)

1.乐作舞

云南元阳哈尼族人在棺材埋葬后,送葬的人群就跳“乐作舞”,还实行不受传统约束的性交活动。

补充:乐作舞流行于红河南岸,故又称为“江外”彝族舞蹈。男子可以从年少一直跳到年老,妇女在当母亲以后就不能再跳。“乐作”是男女青年们主要娱乐活动之一,因此什么时候都可以跳;在彝族传统的节目,如农历十二月三十日过大年、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,往往要跳好几天;在婚礼、丧葬和祭祀活动时也一定要跳。

 

2.苗族古歌《焚巾曲》

山岭永存在,人生过路客,生命极短暂,创业给后代,绣花姑娘穿,等到寿终日,迈步去月宫,去同祖先住,永远不回还。”

“年高妈衰老,人老容貌衰,衰老实难看,不愿留人间,要往天上还,上天堂修德,随祖神在天。”

“妈辞别亲人,辞别了儿子,辞别了姑娘,辞别了房屋;辞别水牛和黄牛,辞别锄头和钉耙。”

“猪狗呵请坐了,……村寨呵请坐了,游方场呵请坐了,池塘呵请坐了,大田坝呵请坐了,菜园和灶房请坐了。”

补充:

① 苗族将月亮作为天堂

② 苗族祖神央公(苗族有供奉央公央婆的习俗,但这两位的传说没有找到)

 

3.丧礼上的禳解术

“丧礼上的禳解术,无处不在。丧家门口挂有三角形白纸一块,身体虚弱常丢魂的人,进门前会撕下一角装在兜里,据说可防止丢魂。

灵堂前献祭有一碗米,也可抓一把装兜里,其作用一样。

有人用两根青松毛,编制八字形符号,垫在鞋里踩着,也可保平安。

祭奠完后,如果开车来的,可领一袋红布、红糖,放在车上可保开车平安。送葬归来,一定要先返回主家,在堂屋摆放的那盆水洗手,沾点水点一下双眼,然后象征性地吃点旁置甑子里的米饭。据说可防丢魂、瞎眼等。”(新浪博客ID 诗纳倮乌-黄龙光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最近对民俗很感兴趣,不过民俗研究的书籍没有找到很多,其中研究丧葬等带有宗教意义的更少了,真想跑到少数民族地区住一段时间(接下来可能没有时间再深入了,先搁置)

另外推荐一本书《尸语故事》,可以理解为西藏的《一千零一夜》,其中许多事物的象征意义很有意思,例如反复出现的通灵宝马、罗刹,最有意思的是国家的意义,国王几乎等于财主,国家很无辜,被当做赌注、被作为奖励、为送作嫁妆……

还有非洲部落的民俗文化也相当有意思,例如唇盘族,女人们在下嘴唇塞入圆盘,使下嘴唇撑大,并且会割掉下嘴唇到下颌的一部分肉,圆盘越大证明这位女人越美。追溯历史,生育能力对于一个部落来说至关重要,部落之间的争斗常会抢夺女性,因此,女人们为了不被其他部落劫走,将自己扮丑,后来这成了证明该部落女人勇敢和美丽的象征。

评论(4)
热度(19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繁梧
Powered by LOFTER